索引号: 11500383009336571W/2025-00020 发文字号: 永农委发〔2025〕39号
发布机构: 永川区农业农村委 成文日期: 2025-02-21 发布日期: 2025-02-21
标题: 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发布永川区2025年杂交水稻杂交玉米主导品种推荐的通知
主题分类: 农业、畜牧业、渔业 有效性:
索引号: 11500383009336571W/2025-00020
发文字号: 永农委发〔2025〕39号
发布机构: 永川区农业农村委
成文日期: 2025-02-21
发布日期: 2025-02-21
标题: 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发布永川区2025年杂交水稻杂交玉米主导品种推荐的通知
主题分类: 农业、畜牧业、渔业
有效性: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

永农委发〔202539

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

关于发布永川区2025年杂交水稻杂交玉米

主导品种推荐的通知

各镇人民政府、街道办事处,委属相关单位:

为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,加快推进我区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,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,根据《重庆市两杂主导品种推荐办法》及《重庆市2025年杂交水稻、杂交玉米主导品种推荐公告》,结合我区农业生产实际,经研究,决定推荐2025年杂交水稻主导品种13个、杂交玉米主导品种9个(清单见附件1,简介见附件2)。请各镇街结合实际,进行广泛宣传。特此通知。


附件:1.重庆市永川区2025年推荐杂交水稻杂交玉米主导品种名录

2.重庆市永川区2025年推荐杂交水稻杂交玉米主导品种简介

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

2025221

(此件公开发布)


附件1

重庆市永川区2025年度杂交水稻杂交玉米主导品种名录

一、杂交水稻主导品种

序号

品种名称

审定编号

1

宜香优2115

国审稻2012003

国审稻20210119

2

荃优1606

国审稻20206016

3

泰优808

国审稻20200134

4

创两优丰占

国审稻20190066

5

野香优海丝

渝审稻20200019

6

大两优111

渝审稻20200001

7

荃优丝苗

国审稻20180012
国审稻20242078

8

川种优3877

国审稻20186048

9

晶两优534

国审稻2016605

国审稻20190033

10

92

国审稻20226020

11

神农优446

渝审稻20200011

12

忠香优904

渝审稻20200017

13

深两优5814

渝引稻2011007

国审稻20170013

二、杂交玉米主导品种

序号

品种名称

审定编号

1

先玉1171

渝审玉20170006

2

辽禾308

渝审玉20190005

国审玉20200435

3

劲单3

渝审玉20200017

4

康农玉109

渝备玉2019040

5

晶玉719

渝审玉20200029

6

梦玉298

国审玉20216218

7

犇玉1

渝审玉20210004

8

渝单59

渝审玉20210017

国审玉20220474

9

渝甜糯990

国审玉20220583

附件2

重庆市永川区2025年推荐杂交水稻杂交玉米

主导品种简介

一、杂交水稻主导品种

1、宜香优2115(国审稻2012003):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,全生育期156.7天,米质达到国家《优质稻谷》标准2级,中感稻瘟病,高感褐飞虱。建议:1)适宜我市(武陵山区除外)中低海拔籼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。(2)秧田亩播种量10千克,采用地膜覆盖保温育秧,秧龄3040天。(3)宽窄行栽插,亩栽1.21.5万穴、基本苗10左右。(4)大田以有机肥为主,氮、磷、钾肥配合施用,亩施纯氮10千克,氮、磷、钾比例为10.50.5,重底早追。(5)浅水栽秧,深水护苗,薄水分蘖,够苗晒田,后期忌脱水过早。(6)重点做好稻瘟病、纹枯病、稻螟、稻飞虱等病虫害防治。

宜香优2115(国审稻20210119):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,在武陵山区作一季中稻种植,全生育期146.0天,米质达到农业行业《食用稻品种品质》标准三级,抗稻瘟病,耐冷性一般。建议:1)适宜我市所辖的武陵山区海拔800米以下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。(2)适时播种,3月上旬至4月初播种,秧龄40~45天。(3)合理密植,宽窄行种植,亩栽1.2万穴左右。(4)肥水管理,重底、早追,氮、磷、钾肥配合施用,大田要求前期浅水灌溉,中期够苗晒田,后期湿润管理至成熟。(5)根据植保预测预报,综合防治病虫害,注意防治稻瘟病。

2、荃优1606(国审稻20206016):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,全生育期151.3天,米质达到农业行业《食用稻品种品质》标准一级,中感稻瘟病,高感褐飞虱,抽穗期耐热性较强,耐冷性一般。建议:1)适宜我市(武陵山区除外)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。(2)适期播种,培育壮秧:根据当地生态条件,适时早播,保证安全抽穗;稀播匀播,培育多蘖壮秧。(3)适时移栽,合理密植:该品种分蘖中等,每亩插足基本苗8~9。(4)科学施肥,提高群体质量:宜中肥水平,亩用纯氮11~13千克;重施基肥,早施分蘖肥,拔节前期增施钾肥,增强植株抗逆性。(5)合理灌溉,适时防治病虫草害:抽穗期遇低温天气,适时灌水保温;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、螟虫、稻飞虱等病虫害。

3、泰优808(国审稻20200134):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,全生育期150.2天,米质达到农业行业《食用稻品种品质》标准一级,中感稻瘟病,高感褐飞虱,抽穗期耐热性较强,耐冷性一般。建议:1)适宜我市(武陵山区除外)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。(2)根据当地生态条件,适时早播,大田亩用种量1.0千克,秧田亩播种量8~10千克,稀播匀播,培育多蘖壮秧。(3)水育秧秧龄30~40天,插植规格20厘米×26厘米,亩栽1.25万穴,每穴插2粒谷,每亩插足基本苗6以上。(4)需肥水平中等,采取重施底肥,及时追施分蘖肥,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的施肥方法。一般亩施纯氮10~11千克,氮、磷、钾用量比例为1∶0.5∶0.7,重施底肥(氮肥70%作底肥,30%作追肥),早施分蘖肥,忌后期偏施氮肥。移栽后深水活蔸,分蘖期浅水促蘖,够苗及时落水晒田,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浅水,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,忌断水过早,以防早衰和影响米质。(5)坚持强氯精浸种。根据病虫预报,及时施药防治螟虫、稻飞虱、稻瘟病、纹枯病、稻曲病等病虫害。

4创两优丰占(国审稻20190066):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,全生育期151.8天,米质达到农业行业《食用稻品种品质》标准二级,中感稻瘟病,高感褐飞虱,抽穗期耐热性较差,耐冷性强。建议:1)适宜我市(武陵山区除外)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。(2)适时播种,培育壮秧。根据当地温光资源,合理安排播栽期,每亩大田用种量1.0千克左右,适施秧田肥,培育壮秧。(3)及时移栽,合理密植。秧龄35天内为宜,提倡宽行窄株栽插,栽插株行距4×9寸或5×8寸,每穴2粒谷苗。(4)科学肥水管理,施肥做到施足底肥、增施磷钾肥。施肥做到前重、中控(适当控制氮肥用量)、后稳。一般每亩施45%含量复合肥25千克,碳铵1015千克,移栽7天内追施57.5克尿素,晒田复水后追施钾肥7.510千克,根据苗情酌施1.53千克尿素。亩苗数达到18,及时排水晒田,适时重晒,在成熟前56天断水。(5)病虫防治,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、白叶枯病、稻飞虱、螟虫等病虫害。

5、野香优海丝(渝审稻20200019):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,全生育期152.0天,米质达到农业行业《食用稻品种品质》标准二等,中抗稻瘟病。建议:1)适宜我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。(2)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,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。(3)每窝栽两粒谷苗,亩植1.21.5万窝。

6、大两优111(渝审稻20200001):中籼迟熟两系杂交水稻,全生育期154.5天,米质达到农业行业《食用稻品种品质》标准二等,中抗稻瘟病。建议:1)适宜我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。(2)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,深丘及武陵山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。(3)每窝栽两粒谷苗,亩植1.21.5万窝。

7、荃优丝苗(国审稻20180012):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,米质达到国家《优质稻谷》标准2级、农业行业《食用稻品种品质》标准二级,中感稻瘟病,感褐飞虱,抽穗期耐热性较强,耐冷性较弱。建议:1)适宜我市(武陵山区除外)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。(2)适期播种,培育壮秧:根据当地生态条件,适时早播,保证安全抽穗;稀播匀播,培育多蘖壮秧。(3)适时移栽,合理密植:该品种分蘖较好,穴栽12粒种子苗,每亩插足基本苗68。(4)科学施肥,提高群体质量:该品种具氮高效,不宜高肥,一般亩用纯氮13千克左右,基肥:追肥为64,增施磷、钾肥。(5)合理灌溉,适时防治病虫草害,抽穗期遇低温天气,适时灌水保温。

荃优丝苗(国审稻20242078):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,在武陵山区作一季中稻种植,全生育期140.2天,米质达到农业行业《食用稻品种品质》标准二级,中感稻瘟病,耐冷性较弱。建议:1)适宜我市所辖的武陵山区海拔800米以下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。(2)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,秧田播种量每亩10.0千克,大田亩用种量1.0—1.5克。(3)水育秧移栽叶龄5.0叶左右,秧龄控制在40天以内;栽插株行距16.9厘米×26.6厘米,每亩插足基本苗8以上。(4)氮、磷、钾肥配合施用,强化水浆管理,切忌断水过早。(5)秧田期主要防治稻蓟马,大田期主要防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等病虫害。

8、川种优3877(国审稻20186048):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,全生育期151.9天,米质达到农业行业《食用稻品种品质》标准二级,中感稻瘟病,高感褐飞虱,抽穗期耐热性中等,耐冷性中等。建议:1)适宜我市(武陵山区除外)海拔800米以下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。(2)适时播种:稀播匀播培育多蘖无病虫害壮秧,移栽前适时施送嫁肥、喷送嫁药。(3)合理密植:6叶龄左右移栽,每穴插双谷粒苗,亩基本苗67。(4)合理施肥:施足底肥,移栽后早施追肥,氮、磷、钾肥的比例大致为1.00.50.8;穗粒肥依苗情适施或不施,提倡施用水稻专用复合肥或复混肥,有条件最好施用农家肥。(5)移栽后浅水促分蘖,够苗及时晒田,湿润壮胎,浅水杨花,后期干湿交替,切忌断水过早。(6)病虫防治:根据植保预测,以防为主,综合防治病虫害,生产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。

9、晶两优534(国审稻2016605):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,全生育期157.9天,米质达到国家《优质稻谷》标准2级,中感稻瘟病,高感褐飞虱。建议:1)适宜我市(东北部和武陵山区除外)800米以下籼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。(2)根据当地生态条件,适时早播,培育多蘖壮秧。(3)水育秧秧龄30~40天,插植规格20厘米×26厘米,亩栽1.25万穴,每穴插2粒谷,每亩插足基本苗6以上。(4)需肥水平中等,采取重施底肥,及时追施分蘖肥,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的施肥方法。(5)移栽后深水活蔸,分蘖期浅水促蘖,当总苗数达到24左右,及时落水晒田,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浅水,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,后期不能断水过早,以防早衰和影响米质。(6)坚持强氯精浸种,预防恶苗病等种子带菌病害的发生;大田期根据病虫预报,及时施药防治二化螟、稻纵卷叶螟、稻飞虱、纹枯病、稻曲病、稻瘟病等病虫害;稻瘟病重发区注意防治稻瘟病。

晶两优534(国审稻20190033):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,全生育期146.1天,米质达到农业行业《食用稻品种品质》标准三级,抗稻瘟病,中感纹枯病,高感稻曲病,耐冷性为中间型。建议:1)适宜我市武陵山区海拔800米以下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。(2)适时早播,大田亩用种量0.75千克,秧田亩播种量810千克,稀播匀播,培育多蘖壮秧。(3)水育秧,秧苗叶龄5.5叶左右移栽,秧龄期3035天;插植规格20厘米×26厘米,亩栽1.21.5万穴,每蔸插23粒谷,每亩插足基本苗6以上。(4)需肥水平中等,一般亩施纯氮1112千克,氮、磷、钾用量比例为1:0.5:0.7,重施底肥(氮肥70%作底肥,30%作追肥),早施分蘖肥。移栽后够苗及时落水晒田,孕穗期至灌浆期保持田面有浅水。(5)加强防治稻曲病,注意及时施药防治稻瘟病、纹枯病、螟虫、稻飞虱等病虫害。

10、荃92号(国审稻20226020):籼型三杂交水稻品种,全生育期151.3天,米质达到国家《优质稻谷》标准2级,中感稻瘟病,高感褐飞虱,耐热性较强,耐冷性较弱。建议:1)适宜我市(武陵山区除外)800米以下籼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。(2)适时播种,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,秧田播种量每亩10-12千克,大田亩用种量0.8-1.0千克。(3)水育秧移栽叶龄5.0叶左右,秧龄控制在35天以内;栽插株行距16.7厘米×26.6厘米,每亩插足基本苗8以上。(4)科学施肥,抽穗期遇低温阴雨天气注意灌深水保温。(5)重点防治稻瘟病、纹枯病、白叶枯病、稻飞虱、螟虫等病虫害。

11、神农优446(渝审稻20200011):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,全生育期155.1天,米质达到农业行业《食用稻品种品质》标准一级,抗稻瘟病。建议:1)适宜我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。(2)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,深丘及武陵山区适宜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。(3)每穴栽两粒谷苗,每亩1.21.5万窝左右。

12、忠香优904(渝审稻20200017):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,全生育期150.0天,米质达到农业行业《食用稻品种品质》标准二级,抗稻瘟病。建议:1)适宜我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。(2)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,深丘及武陵山区适宜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。(3)每穴栽两粒谷苗,每亩1.21.5万窝左右。

13、深两优5814(渝引稻2011007):中籼迟熟两系杂交水稻,全生育期162.5天,米质达到国家《优质稻谷》标准2级,中感稻瘟病。建议:1)适宜我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。(2)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,深丘及武陵山区适宜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。(3)每穴栽两粒谷苗,每亩1.2万穴左右。(4)种子应进行包衣处理,注意防治稻瘟病。(5)黔江、荣昌和稻瘟病重发区慎用。

深两优5814国审稻20170013):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,全生育期158.7天,米质达到国家《优质稻谷》标准2级,感稻瘟病,高感褐飞虱。建议:1适宜在我市(武陵山区除外)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,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。(2)适时早播、稀播,培育多蘖壮秧:大田亩用种量1~1.20千克。(3)适时早栽,合理密植:秧龄35~40天,亩插1万至1.5万穴,每穴2~3粒谷,亩基本苗5万至6。(4)施肥原则:科学配方施肥,重底早追,氮、磷、钾配合施用,科学管水;提倡施用水稻专用复合肥或有机肥。(5)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,注意防治稻瘟病。

二、杂交玉米主导品种

1、先玉1171(渝审玉20170006:中熟杂交玉米,在区试3000/亩密度下,出苗至成熟平均119天,抗穗腐病,中抗小斑病、纹枯病和丝黑穗病,感大斑病,高感茎腐病。建议:(1)适宜在我市海拔700米以下地区种植。(2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,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,注意防治茎腐病。

2、辽禾308(渝审玉20190005):中熟杂交玉米,在区试3000/亩密度下,出苗至成熟平均122天,中抗大斑病、纹枯病、茎腐病和穗腐病,感小斑病。建议:1)适宜我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种植。(2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,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。

辽禾308(国审玉20200435):西南春玉米(中低海拔)组出苗至成熟120.5天,感大斑病,感灰斑病,中抗茎腐病,感穗腐病,抗小斑病,感纹枯病,感南方锈病。建议:1)适宜我市海拔800米及以下的丘陵、平坝、低山地区种植。(23月上旬至4月中旬播种育苗为宜,亩种植密度3000株左右,重施底肥和攻苞肥。

3、劲单3号(渝审玉20200017:中熟杂交玉米,出苗至成熟平均118天,中抗大斑病、小斑病和穗腐病,感纹枯病和茎腐病。建议:1)适宜我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种植。(2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,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,注意防治纹枯病和茎腐病。

4、康农玉109(渝备玉2019040:杂交玉米,出苗至成熟平均131.1天,抗大斑病、小斑病、纹枯病、茎腐病,中抗穗腐病。建议:1)适宜我市海拔800米以上地区种植。(2)适宜春播,密度为3000株左右。(3)施肥和管理同一般单交种,重施底肥,适时施用拔节肥,猛攻穗肥。(4)及时防治病虫害。

5、晶玉719(渝审玉20200029:中熟杂交玉米,出苗至成熟平均127天,中抗大斑病、小斑病和穗腐病,感纹枯病和茎腐病。建议:1)适宜我市海拔800米以上地区种植。(2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育苗为宜,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,注意防治纹枯病和茎腐病。

6、梦玉298(国审玉20216218:中熟杂交玉米,出苗至成熟平均121天,感大斑病、灰斑病、穗腐病、小斑病、纹枯病、南方锈病,中抗茎腐病。建议:1)适宜我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种植。(2)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,3月上旬~4月中旬播种,种植密度2800/亩。(3)注意防治大斑病、小斑病、纹枯病,穗腐病重发区慎用。

7、犇玉1号(渝审玉20210004:中熟杂交玉米,出苗至成熟平均127天,中抗小斑病和茎腐病,感大斑病、纹枯病和穗腐病。建议:1)适宜我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种植。(2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,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,注意防治大斑病、纹枯病和穗腐病。

8、渝单59(渝审玉20210017):中熟杂交玉米,出苗至成熟131天,抗大斑病,中抗小斑病、茎腐病和穗腐病,感纹枯病。建议:1)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荐品种。(2)适宜我市海拔800米以上地区种植。(3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育苗为宜,亩植密度3000株左右,注意防治纹枯病。

渝单59(国审玉20220474):西南春玉米(中低海拔)组出苗至成熟117天,感大斑病,抗茎腐病,中抗穗腐病,感小斑病,高感灰斑病,感纹枯病,抗南方锈病。建议:1)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荐品种。(2)适宜我市海拔800米及以下的丘陵、平坝、低山地区种植。(3)适宜播种期3月中下旬,密度2800~3200/亩。(4)注意防治纹枯病、大斑病、小斑病、灰斑病。

9、渝甜糯990(国审玉20220583):南方(西南)鲜食糯玉米组出苗至鲜穗采收期87天,感丝黑穗病,高感纹枯病,高感小斑病。建议:1)适宜在我市的丘陵、平坝、低山地区种植。(2)适宜播种期春播、夏播或秋播,密度3200/亩左右。(3)与其他玉米品种空间隔离200米以上,花期时间隔离不少于15天。(4)注意防治纹枯病和小斑病。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便民地图
公开信箱
智能问答
关于我们 | 网站地图 | 网站声明 | 联系我们
版权所有: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: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
ICP备案:渝ICP备07006009号-1 网站标识码: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

返回顶部